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 我們的未來應該不只是缺水

這天, 新竹繼續下著忽大忽小的雨, 雖然梅雨天氣帶來了許多的不便利, 但似乎全台民眾都十分喜愛這場及時的梅雨, 因為缺水是2015上半年台灣的重要民生議題之一. 隨著水庫的水位上升, 限水的警報解除, 幸運女神似乎又再次眷顧了我們. 但我們的社會民生議題除了等待幸運女神的來臨,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嗎?這是今年梅雨讓我有點沮喪的地方, 因為現代社會非常健忘又短視, 只要今天不缺水就會忘記以前缺水的苦或未來可能缺水的禍, 或者說:『我們的未來不是缺水, 而是缺乏對水資源的長期規劃』.

我先以老王賣瓜的方式, 講述一段適合台灣的簡單水資源長期規劃實例:第一, 水資源自主絕對是必要. 第二, 以未來異常氣候加劇來看, 將可出口水資源賺取外匯. 第三, 輸出廢水處理與水資源管理技術. 以上三項對年雨量超過2000釐米的台灣應該是算是野心不大的, 為達成此目標, 政府要做很多事:改善現有水資源建設, 輔導水資源產業, 重做國土規劃......, 而人民必須忍受的短痛是調漲水費, 更加節約用水, 工程建設造成之水源不便利, 甚至被迫搬遷家園與加稅, 因此政府還必須規劃配套措施, 像是弱勢族群水費補助與村落搬遷規劃與輔導等等. 而如果全民都認同這是對台灣有利的長期政策, 大家都應可以忍耐與接受. 以上是我一個非水資源專家想出的例子, 我想一定不是所有論點都正確, 但我要說明的是全民必須試著去認知與參與政府各項長期規劃, 去面對長期改革應盡的義務, 並拋棄一點點的自由與展現應有的公德. 

關於遠見這個概念, 現在網路常常有文章懷念蔣經國時代的成長, 大家也都會稱讚的那個時代的掌舵手(孫運璿, 李國鼎, 尹仲容......)的遠見. 當然政府的長期規劃與執行, 民眾的勤奮加上些許的運氣(韓戰,越戰......), 也真的造就了台灣奇蹟與養育好幾代的台灣人民, 但是除了緬懷過去之外, 在台灣奇蹟時代下成長受教育的我們這群人, 還能做些什麼呢? 其實全球發展的快速造就了個別國家發展的困難度, 最顯而易見的舉例, 全球化造成競爭對手數目增加, 網路化造成商機與資訊的傳遞速度更快, 教育普及化提升了各國的『出國比賽』水平(不敢說是整體水平, 但至少出國比賽的都不弱).

如果大家認同以上的論點, 大家應該可以稍微認同國家競爭力的評估很難再以過去的思維來評估. 簡單來說, 每年一次的國家競爭力排名意義越來越難以表達真實的情況, 因為國際政治經濟情勢越來越瞬息萬變, 短到無法以年當成單位尺度, 因此國家競爭力不應再以一份每年的國際排名或GDP成長率來評估, 反而必須拉回更長時間的發展規劃, 意謂著不再計較短時間的波動, 回到長期的思想或主義來執行與支撐國家發展計畫, 讓國家往上跳一階, 其實就跟長期股票投資一樣. 因此, 最重要的這個國家長期要帶我們去哪裡跟怎麼去, 尤其這個長期思想可能帶來的短痛, 大家是否可以忍受, 而且必須藉由符合今日市場與社會機制來達成這個長期思想.  呼應上述水資源的例子, 如果我們國家認同水資源是台灣未來的明星產業, 也許開始前幾年會因為大幅建設與補助造成GDP的負成長, 但當建設開始運作與產業成形後, 我們將免於缺水之苦與享受產業發展的果實.

台灣社會相較於歐美社會習於短視, 無論從產業, 教育, 社會, 政治制度都可以略窺一二, 短視的背後代表著人性的自私與無知. 我們的社會不願意長期投資, 喜歡賺短錢, 但其實傷害的是未來的競爭力, 禍害的是以後的自己與後代子孫. 水資源只是一個例子, 最近很夯的醫療糾紛也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如果我們不多想想未來, 『我們的未來應該不只是缺水!』

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像我這樣六年級的人

重讀了劉克襄老師『像我這樣四年級的人』,也恰好讀了楊志良教授的『分配正義救台灣』, 衍生了一些思緒,匯整成以下的文章,文章的批判不是針對所有三四年級世代的人,本來每個族群中就會有好有壞,有良有善。 — 蔡銘晃

劉老師在他的文章中檢討與反省了許多同齡對台灣的不利影響,我想把它擴大解釋成三年級與四年級這一個世代的人。不可否認的目前三四年級生是台灣在政治,經濟,產業,學術.....的主角(例如政府高官,政黨明星,產業負責人,大學校長......),因此他們主導了台灣各領域未來發展的藍圖,當然也常聽到這群主角抱怨台灣的政府,教育,法治......,更抱怨草莓族與年輕人不努力等等,但弔詭的是這群主角明明是目前社會上最有影響力的人但卻只能抱怨,他們對改變台灣的具體建議與執行方法在哪裡卻往往見不到,當然更做不到。就像劉老師說的,他們發跡於台灣高度成長的時期,掌握了台灣甚至全球的遍地機會,以相較現今簡單的方式『成功』,因此他們認為的成功就是這一套方法(例如一只皮箱走天下),所以台灣這二十年便想以這套自我膨脹式的成功做法打贏全世界,這也部分呼應了劉老師說的短視。但更嚴格談論三四年級世代的影響,應該加上楊教授說的貪婪(楊教授書上的評論貪婪的主角是食安問題)。習於短視,自我膨脹與貪婪造就了台灣的殘酷現況,這是六年級晚輩從三四年級世代身上學到的精隨,但也是對其最嚴厲的批判。
像我這樣的六年級生,受教育的年代便是台灣最黃金的時代(民國70年時小一,民國90年碩二),那時的社會是台灣錢淹腳目~而初出社會時在產業底層打拼,運氣好的可以喝到一些科技新貴時代的『湯汁』,運氣差的至少還可以自給自足與供養二代人。我們這一代不算苦也不算甜,沒經歷三四年級生的貧苦農村生活,青壯時也享受到不少科技產業帶來的利益與進步,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們這一代現在大都仍在汲汲營營於自身的生活,因為都『剛剛好』。所謂『剛剛好』,就經濟上,不像七八年級如此競爭而困頓,也不像三四年級可以坐享其果,而政治上,我們這個世代看著民進黨的崛起與族群問題淡化,政治色彩已不再偏頗,但對政治的熱衷也因而若有似無。而且因為六年級生剛好要承受的為人父母的教育責任,家庭負擔更讓人無暇他務。不能說一切順心,但似乎真的都剛剛好過得去,六年級生的社會壓力不算太大,所以六年級生不需要像七八年級生般的急於改革,也不用像三四年級生的掌權者不知如何改變這個困局。想當然爾,個人從同儕中也感受不到太多社會關懷與對國家與全球事務的關心,有的也是隨著媒體起舞的話題罷了。
我們這樣的六年級生目前雖然安穩,但我們其實深受台灣教育僵化與錯誤價值理念的影響。如前所述,我們受教育時,三四年級生以他們辛苦掙來的資源冠在我們身上,期許我們用他們成功的路走下去,但卻忘了教育我們思考與應變能力。而當台灣更富足時,示範給我們的是以錢賺更多錢,卻忘了教育我們資源共享與社會關懷。甚至當三四年級權力在握時,讓我們看到的是奪權與分贓(很猶豫用分贓這個字眼),卻很少看到漂亮的退場(例如很少聽到某校大老提早退休從事公益)。想當然的,更少有三四年級生會跟我們分享人生的信仰,道德觀與價值觀,除非你有親近『良善』的宗教團體。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其實台灣現在是近憂,遠也憂。當三四年級生將棒子傳下來時,我們六年級要怎麼做,應該都是六年級同儕要思考的問題,不可能馬上有答案,但我會期許自己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找出這個產業所需要的答案,也期許各領域的專才一起努力。如果我們這一代不再思辨台灣的未來,也許等我們要接棒子的時候,便會需要請海峽對岸的同儕菁英來接會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