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9日 星期日

首都首長選舉的吸引力

11月底明明是一場九合一大選, 但台灣大部分民眾關心的似乎都是首都市長的選舉: 一位政治素人對決一位政治世家子弟.
這場選舉的高吸引力, 大體上反應了民眾對執政者的超高不滿意度, 說句實在的 , 如果施政滿意度高, KMT應該可以依照基本盤輕鬆選. 但除此之外, 我想提的是在這場首都選舉中, 所體現的幾個社會現況, 以至於如此吸引一般民眾:

1. 當社會的公平正義沉淪時, 民眾越是期待推翻權貴
2. 當政治素人勇於挑戰政治包袱時, 民眾越是期待戳破黑暗 (個人很佩服這種人的勇氣)
3. 當政客語言充滿鬥爭/挑釁/抹黑時, 民眾越是期待直言不諱的政治素人

引述最近, 柯P在辯論中回答連先生的一段話:
我聲稱我是墨綠,是要證明你的槍傷是真的,
是為了社會和諧。可是你現在說我是墨綠,
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是在撕裂社會。
你和陳水扁都是我的病人,
我看待你們都是一樣。


這段話跳脫了政客型的思考, 真的很"素"......, 因此他鮮明的"素"的特質吸引了很多的群眾, 即使是沒有首都投票權的人們.

我相信大部分的民眾都覺得台灣需要改革, 但很多人遭遇改變時卻是自私而膽小的, 因此最後寧可選擇所謂的"穩定". 當然要有改革的勇氣很難, 但放任台灣的兩黨政治慢慢變成了分裂政治(南綠北藍), 這可是民主發展的畸形示範, 因為這會讓無論中央或地方的政府皆難以融入活水.(寫到這, 忽然覺得中台灣選民好像比較有智慧)

最後, 再寫一段最近讀的"民主是可能的嗎"("Is Democracy Possible Here?", Ronald Dworkin)一書的部分心得: 一人一票的民主是很容易被特定利益團體所利用的, 因此民主精神最重要的是激發公民參與民主, 使政府獲得力量挑戰既得利益者與權貴. 而所謂的參與民主並不限於選舉, 而是"公共自主"(public autonomy), 公共自主包含公共政治資訊的流通, 傾聽, 辯論, 審視......, 我想書中提到的這個觀念不是新的, 只是大家可能都沒學好或忘記了, 因為二十幾年來大眾媒體開放的轟炸下來, 大家的腦袋都只剩藍綠了. 因此如果大家還對台灣的未來有所期待, 更應該找機會充分發揮公共自主的權利, 也許就從你身邊的做起, 家人, FB, blog......都可以! 也許大家也曾對政治心灰意冷, 但越艱難的環境越需要去面對, 現況才能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